动图图解!收到RST,就一定会断开TCP连接吗?
想必大家已经知道我的 niao 性,搞个标题,就是不喜欢立马回答。
就是要搞一大堆原理性的东西,再回答标题的问题。
说这个是因为我这次会把问题的答案就放到开头吗?
不!
我就不!
但是大家可以直接根据目录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之所以要先铺垫一些原理,还是希望大家能先看些基础的,再慢慢循序渐进,这样有利于建立知识体系。多一点上下文,少一点gap
。
好了,进入正题。
下面是这篇文章的目录。
什么是 RST
我们都知道 TCP 正常情况下断开连接是用四次挥手,那是正常时候的优雅做法。
但异常情况下,收发双方都不一定正常,连挥手这件事本身都可能做不到,所以就需要一个机制去强行关闭连接。
RST 就是用于这种情况,一般用来异常地关闭一个连接。它是一个 TCP 包头中的标志位。
正常情况下,不管是发出,还是收到置了这个标志位的数据包,相应的内存、端口等连接资源都会被释放。从效果上来看就是 TCP 连接被关闭了。
而接收到 RST 的一方,一般会看到一个 connection reset
或 connection refused
的报错。
怎么知道收到 RST 了?
我们知道内核跟应用层是分开的两层,网络通信功能在内核,我们的客户端或服务端属于应用层。应用层只能通过 send/recv
与内核交互,才能感知到内核是不是收到了RST
。
当本端收到远端发来的RST
后,内核已经认为此链接已经关闭。
此时如果本端应用层尝试去执行 读数据操作,比如recv
,应用层就会收到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的报错,意思是远端已经关闭连接。
如果本端应用层尝试去执行写数据操作,比如send
,那么应用层就会收到 Broken pipe 的报错,意思是发送通道已经坏了。
这两个是开发过程中很经常遇到的报错,感觉大家可以把这篇文章放进收藏夹吃灰了,等遇到这个问题了,再打开来擦擦灰,说不定对你会有帮助。
出现 RST 的场景有哪些
RST一般出现于异常情况,归类为 对端的端口不可用 和 socket 提前关闭。
端口不可用
端口不可用分为两种情况。要么是这个端口从来就没有"可用"过,比如根本就没监听**(listen)过;要么就是曾经"可用",但现在"不可用"了,比如服务突然崩**了。
端口未监听
服务端listen
方法会创建一个sock
放入到全局的哈希表
中。
此时客户端发起一个connect
请求到服务端。服务端在收到数据包之后,第一时间会根据 IP 和端口从哈希表里去获取sock
。
如果服务端执行过listen
,就能从全局哈希表
里拿到sock
。
但如果服务端没有执行过listen
,那哈希表
里也就不会有对应的sock
,结果当然是拿不到。此时,正常情况下服务端会发RST
给客户端。
端口未监听就一定会发 RST 吗?
不一定。上面提到,发 RST 的前提是正常情况下,我们看下源码。
// net/ipv4/tcp_ipv4.c
// 代码经过删减
int tcp_v4_rcv(struct sk_buff *skb)
{
// 根据ip、端口等信息 获取sock。
sk = __inet_lookup_skb(&tcp_hashinfo, skb, th->source, th->dest);
if (!sk)
goto no_tcp_socket;
no_tcp_socket:
// 检查数据包有没有出错
if (skb->len < (th->doff << 2) || tcp_checksum_complete(skb)) {
// 错误记录
} else {
// 发送RST
tcp_v4_send_reset(NULL, skb);
}
}
内核在收到数据后会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一层一层往上传递。到传输层的时候,根据当前数据包的协议是TCP 还是 UDP走不一样的函数方法。可以简单认为,TCP数据包都会走到 tcp_v4_rcv()
。 这个方法会从全局哈希表
里获取 sock
,如果此时服务端没有listen()
过 , 那肯定获取不了sock
,会跳转到no_tcp_socket
的逻辑。
注意这里会先走一个 tcp_checksum_complete()
,目的是看看数据包的**校验和(Checksum)**是否合法。
校验和可以验证数据从端到端的传输中是否出现异常。由发送端计算,然后由接收端验证。计算范围覆盖数据包里的 TCP 首部和 TCP 数据。
如果在发送端到接收端传输过程中,数据发生任何改动,比如被第三方篡改,那么接收方能检测到校验和有差错,此时 TCP 段会被直接丢弃。如果校验和没问题,那才会发 RST。
所以,只有在数据包没问题的情况下,比如校验和没问题,才会发 RST 包给对端。
为什么数据包异常的情况下,不发 RST?
一个数据包连校验都不能通过,那这个包,多半有问题。
有可能是在发送的过程中被篡改了,又或者,可能只是一个胡乱伪造的数据包。
五层网络,不管是哪一层,只要遇到了这种数据,推荐的做法都是默默扔掉,而不是去回复一个消息告诉对方数据有问题。
如果对方用的是 TCP,是可靠传输协议,发现很久没有ACK
响应,自己就会重传。
如果对方用的是 UDP,说明发送端已经接受了“不可靠会丢包”的事实,那丢了就丢了。
因此,数据包异常的情况下,默默扔掉,不发RST
,非常合理。
还是不能理解?那我再举个例子。
正常人喷你,他说话条理清晰,主谓宾分明。此时你喷回去,那你是个充满热情,正直,富有判断力的好人。
而此时一个憨憨也想喷你,但他思维混乱,连话都说不清楚,一直阿巴阿巴的,你虽然听不懂,但大受震撼,此时你会?
A:跟他激情互喷
B:不跟他一般见识,就当没听过
一般来说最优选择是 B,毕竟你理他,他反而来劲。
这下,应该就懂了。
程序启动了但是崩了
端口不可用的场景里,除了端口未监听以外,还有可能是从前监听了,但服务端机器上做监听操作的应用程序突然崩了,此时客户端还像往常一样正常发送消息,服务器内核协议栈收到消息后,则会回一个 RST。在开发过程中,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
比如你的服务端应用程序里,弄了个空指针,或者数组越界啥的,程序立马就崩了。
这种情况跟端口未监听本质上类似,在服务端的应用程序崩溃后,原来监听的端口资源就被释放了,从效果上来看,类似于处于CLOSED
状态。
此时服务端又收到了客户端发来的消息,内核协议栈会根据IP 端口,从全局哈希表里查找sock
,结果当然是拿不到对应的sock
数据,于是走了跟上面**"端口未监听"时一样的逻辑,回了个RST
。客户端在收到 RST 后也释放了 sock 资源**,从效果上来看,就是连接断了。
RST 和 502 的关系
上面这张图,服务端程序崩溃后,如果客户端再有数据发送,会出现RST
。但如果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中间再加一个nginx
,就像下图一样。
nginx
会作为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中间人角色",负责转发请求和响应结果。但当服务端程序崩溃,比如出现野指针或者 OOM的问题,那转发到服务器的请求,必然得不到响应,后端服务端还会返回一个RST
给nginx
。nginx
在收到这个RST
后会断开与服务端的连接,同时返回客户端一个502
错误码。
所以,出现 502 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后端程序崩了,基于这一点假设,去看看监控是不是发生了 OOM 或者日志是否有空指针等报错信息。
socket 提前关闭
这种情况分为本端提前关闭,和远端提前关闭。
本端提前关闭
如果本端socket
接收缓冲区还有数据未读,此时提前close()
socket。那么本端会先把接收缓冲区的数据清空,然后给远端发一个 RST。
远端提前关闭
远端已经close()
了socket
,此时本端还尝试发数据给远端。那么远端就会回一个 RST。
大家知道,TCP 是全双工通信,意思是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可以接收数据。
Close()
的含义是,此时要同时关闭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功能。
客户端执行close()
, 正常情况下,会发出第一次挥手 FIN,然后服务端回第二次挥手 ACK。如果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挥手之间,如果服务方还尝试传数据给客户端,那么客户端不仅不收这个消息,还会发一个 RST 消息到服务端。直接结束掉这次连接。
对方没收到 RST,会怎么样?
我们知道 TCP 是可靠传输,意味着本端发一个数据,远端在收到这个数据后就会回一个ACK
,意思是"我收到这个包了"。
而 RST,不需要 ACK 确认包。
因为RST
本来就是设计来处理异常情况的,既然都已经在异常情况下了,还指望对方能正常回你一个ACK
吗?可以幻想,不要妄想。
但问题又来了,网络环境这么复杂,丢包也是分分钟的事情,既然 RST 包不需要 ACK 来确认,那万一对方就是没收到 RST,会怎么样?
RST 丢了,问题不大。比方说上图服务端,发了 RST 之后,服务端就认为连接不可用了。
如果客户端之前发送了数据,一直没等到这个数据的确认 ACK,就会重发,重发的时候,自然就会触发一个新的 RST 包。
而如果客户端之前没有发数据,但服务端的 RST 丢了,TCP 有个 keepalive 机制,会定期发送探活包,这种数据包到了服务端,也会重新触发一个 RST。
收到 RST 就一定会断开连接吗?
先说结论,不一定会断开。我们看下源码。
// net/ipv4/tcp_input.c
static bool tcp_validate_incoming()
{
// 获取sock
struct tcp_sock *tp = tcp_sk(sk);
// step 1:先判断seq是否合法(是否在合法接收窗口范围内)
if (!tcp_sequence(tp, TCP_SKB_CB(skb)->seq, TCP_SKB_CB(skb)->end_seq)) {
goto discard;
}
// step 2:执行收到 RST 后该干的事情
if (th->rst) {
if (TCP_SKB_CB(skb)->seq == tp->rcv_nxt)
tcp_reset(sk);
else
tcp_send_challenge_ack(sk);
goto discard;
}
}
收到 RST 包,第一步会通过tcp_sequence
先看下这个 seq 是否合法,其实主要是看下这个 seq 是否在合法接收窗口范围内。如果不在范围内,这个 RST 包就会被丢弃。
至于接收窗口是个啥,我们先看下面这个图。
这里黄色的部分,就是指接收窗口,只要 RST 包的 seq 不在这个窗口范围内,那就会被丢弃。
为什么要校验是否在窗口范围内
正常情况下客户端服务端双方可以通过 RST 来断开连接。假设不做 seq 校验,如果这时候有不怀好意的第三方介入,构造了一个 RST 包,且在 TCP 和 IP 等报头都填上客户端的信息,发到服务端,那么服务端就会断开这个连接。同理也可以伪造服务端的包发给客户端。这就叫RST 攻击。
受到 RST 攻击时,从现象上看,客户端老感觉服务端崩了,这非常影响用户体验。
如果这是个游戏,我相信多崩几次,第二天大家就不来玩了。
实际消息发送过程中,接收窗口是不断移动的,seq 也是在飞快的变动中,此时第三方是比较难构造出合法 seq 的 RST 包的,那么通过这个 seq 校验,就可以拦下了很多不合法的消息。
加了窗口校验就不能用 RST 攻击了吗
**不是,只是增加了攻击的成本。**但如果想搞,还是可搞的。
以下是面向监狱编程的环节。
希望大家只了解原理就好了,不建议使用。
相信大家都不喜欢穿着蓝白条纹的衣服,拍纯狱风的照片。
从上面可以知道,不是每一个 RST 包都会导致连接重置的,要求是这个 RST 包的 seq 要在窗口范围内,所以,问题就变成了,我们怎么样才能构造出合法的 seq。
盲猜 seq
窗口数值 seq 本质上只是个 uint32 类型。
struct tcp_skb_cb {
__u32 seq; /* Starting sequence number */
}
如果在这个范围内疯狂猜测 seq 数值,并构造对应的包,发到目的机器,虽然概率低,但是总是能被试出来,从而实现RST 攻击。这种乱棍打死老师傅的方式,就是所谓的合法窗口盲打(blind in-window attacks)。
觉得这种方式比较笨?那有没有聪明点的方式,还真有,但是在这之前需要先看下面的这个问题。
已连接状态下收到第一次握手包会怎么样?
我们需要了解一个问题,比如服务端在已连接(ESTABLISHED
)状态下,如果收到客户端发来的第一次握手包(SYN
),会怎么样?
以前我以为服务单会认为客户端憨憨了,直接 RST 连接。
但实际,并不是。
static bool tcp_validate_incoming()
{
struct tcp_sock *tp = tcp_sk(sk);
/* 判断seq是否在合法窗口内 */
if (!tcp_sequence(tp, TCP_SKB_CB(skb)->seq, TCP_SKB_CB(skb)->end_seq)) {
if (!th->rst) {
// 收到一个不在合法窗口内的SYN包
if (th->syn)
goto syn_challenge;
}
}
/*
* RFC 5691 4.2 : 发送 challenge ack
*/
if (th->syn) {
syn_challenge:
tcp_send_challenge_ack(sk);
}
}
当客户端发出一个不在合法窗口内的 SYN 包的时候,服务端会发一个带有正确的 seq 数据 ACK 包出来,这个 ACK 包叫 challenge ack
。
上图是抓包的结果,用scapy
随便伪造一个seq=5
的包发到服务端(端口9090
),服务端回复一个带有正确 seq 值的challenge ack
包给客户端(端口8888
)。
利用 challenge ack 获取 seq
上面提到的这个 challenge ack ,仿佛为盲猜 seq 的老哥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在获得这个challenge ack
后,攻击程序就可以以 ack 值为基础,在一定范围内设置 seq,这样造成 RST 攻击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总结
- RST 其实是 TCP 包头里的一个标志位,目的是为了在异常情况下关闭连接。
- 内核收到 RST 后,应用层只能通过调用读/写操作来感知,此时会对应获得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和Broken pipe 报错。
- 发出 RST 后不需要得到对方的 ACK 确认包,因此 RST 丢失后对方不能立刻感知,但是通过下一次重传数据或 keepalive心跳包可以导致 RST 重传。
- **收到 RST 包,不一定会断开连接,seq 不在合法窗口范围内的数据包会被默默丢弃。**通过构造合法窗口范围内 seq,可以造成 RST 攻击,这一点大家了解就好,千万别学!
参考资料
TCP 旁路攻击分析与重现 - https://www.cxyzjd.com/article/qq_27446553/52416369
最后
最近想用vscode
写小说了,故事梗概都想好了。
十年前,他是大厂最年轻 CTO,闭眼刷 leetcode,敲代码 0 error ,0 warning, 却被诬陷删库跑路,锒铛入狱,众叛亲离……十年后,他重新归来!却看到自己的女儿在仇人公司里修 bug!
"我要你付出代价!"
一声令下,十万
p7,p8
应声前来.......
爽否?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
算了。
兄弟们都是自家人,点不点赞,在不在看什么的,没关系的,大家看开心了就好。
在看,点赞什么的,我不是特别在意,真的,真的,别不信啊。
不三连也真的没关系的。
兄弟们不要在意啊。
我是虚伪的小白,我们下期见!
别说了,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呛水吧
关注公众号:【小白 debug】
不满足于在留言区说骚话?
加我,我们建了个划水吹牛皮群,在群里,你可以跟你下次跳槽可能遇到的同事或面试官聊点阳间的话题。就超!开!心!